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
精典书店读者会
遇见
▼
用脚步丈量历史
用画面记录老景
用文字保存传奇
12月20日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携手精典书店开启了用脚步丈量南岸历史遗珠的“扫街”活动。南岸老街与重庆老城一江相隔,历史上南岸没有修建城墙和城门,故没有“南岸城”的说法。宋代南岸曾有“南城坪”,大致位于原南坪公社九龙大队古楼湾一带(老经开区办公楼)。南城坪设有“南坪关”,明末巾帼名将秦良玉曾率兵驻南坪关,阻击叛军。
由于具有天然水运之便,自古以来,南岸长江沿岸就是人口和码头船只集聚之处。至清乾隆、嘉庆年问,南岸黄葛渡,海棠溪、玄坛庙已经成为千帆麇集货运繁忙、人流汇集的重要码头。
19世纪未期(开埠)至民国时期,因开埠及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影响,南岸临长江一线工商业发展迅速,街区繁荣,人口密集,沿江坡地和马鞍山一带遍布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至令还留存下来的南岸老街和历史建筑,是重庆开埠时期和陪郡时期重要的历史见证与缩影。
▼老重庆
扫街扫街路线
精典书店新址(南滨路项目)--立德乐洋行—蒲兰田公馆(美国使馆酒吧)--米市街历史街区(合记堆店、查理洋行、周家湾号)-卜内门洋行—(海关遗址)--安达森洋行---大法国水师兵营---医院日军俱乐部
▼在精典书店大堂
▼冰锅讲解重庆开埠
重庆开埠大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一批外国冒险家乘帆船入川,行至奉节而止,沿途搜集水流险滩和帆船航行资料,随后提出轮船入川应该具备的条件。
年法国考察团由越南赴四川、云南考察。
英国商会联合会、上海英商会一再要求长江上游对外国轮船开放,以实现四川和欧洲之间的直接联系。
年英、法、美驻华公使因三国洋货船载洋货入川被川省官员扣留,借机要挟,试探清政府对洋货入川的态度。
年马嘉里事件发生(亦称“滇案”)。在年的中英烟台谈判中,英国就趁机提出开重庆为通商口岸,以此作为解决“滇案”的条件之一
年6月2日英国公使威妥码提出8条要求,其中第5条要求英国派员驻重庆,遭到中国方面拒绝。
年9月13日《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其中规定:“四川重庆府可由英国派员驻寓查看川省英商事宜。”
年英国领事贺西到达重庆,并于年以前在重庆设立了英国领事馆。
年英国商人立德乐向清政府申请宜昌、重庆之间航行执照。
年立德乐组建川江轮船公司,将在英国特制的轮船运抵上海,次年装配完毕,准备试航川江。
年3月31日(清光绪十六年)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在北京签字。该约规定,以重庆开埠为条件,停止英国轮船驶入川江。清朝政府以银12万两买下立德乐的轮船和在宜昌的码头等设施。
年3月1日重庆海关开关,重庆正式开埠。
年,立德乐乘小火轮“利川号”试航川江成功,成为到达重庆的第一艘外国机动商船
▼田园讲精典与南滨
▼行走开始
▼李炼在路上
▼立德乐洋行
▼大法国水师兵营
让我们紧随历史的时光
跟着历史的岁月去找寻保护
那些即将消失的历史传统文化
文
精典君
摄影|精典君
本次活动是重庆南岸巴渝公益发展中心、精典书店读者会、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重庆老街历史文化总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