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各种啊、微文都在说,烟台未来14天,9天有雨,另有4天多云!
紧急通知:今夜9级阵风、大暴雨来袭;郭树清省长都作出指示了!
而国家海洋预报台19日上午发布风暴潮黄色警报和海浪蓝色警报,由于19日夜间,渤海出海气旋将开始影响我国北部海域。受其影响,预计今天夜间起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将开始出现一次风暴潮进程。
由于心系广大站的粉丝的出行安全,所以胶东君赶忙到中国天气查询了一下烟台最近的天气预报。
下图为烟台一周天气预报:
级阵风来了,
烟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烟台市气象台和烟台市海洋气象台19日15时30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受地面气旋影响,预计今天夜间到21日,南到东南风,海面最大风力级阵风10级,陆地级,阵风级,请注意防范。
同时,请注意,预报下方还有未来七天至10五天的温度变化趋势,和过去24小时整点气温和整点风速,具体还能精确到你当下所在的街道位置。
突然想起胶东君给大家写过好多篇天气推送,但是准确率却...
宝宝不是故意的......
“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疑问:天气预报到底准不准?记得上有一个“我再也不相信...”的句式,被使用最多的就是:
(1)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2)我再也不相信天气预报了。
第一句话并没有使人们从此规避爱情,第二句话也没有使人们从此放弃天气预报。
这是一个“天有不测风云”与“天有可测风云”并存的年代。
预测科学,仅仅提供了一种几率较高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天气预报的客观准确性在艰苦中逐渐提升,例如在我国:
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年首次低于千米(为94千米,略逊于美国,优于日本);
年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86.5%,连续5年高于85%;
最高气温24小时预报准确率74.1%,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80.1%,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对这些要素的预报,简而言之,八成还是准确的。
但不同的要素和项目,预报能力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例如:(1)明天会下雨吗?(定性)和(2)明天会下暴雨吗?(定性+定量)这两个问题,预报准确性差异巨大。
那末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
依照北京大学大气系张庆红教授的说法,不准确包括了原料、加工场、产品检测包装的三重问题。
原料的问题在于,仪器的可观测误差、站点的可代表性误差、资料同化误差。
所有的观测数据,都只能是近似的。
例如观测误差,气压观测误差0.5百帕,风速观测误差3米/秒,相对湿度观测误差10%左右。
再就是是接收、使用天气预报的人对预报内容和预报时效理解有误差,让人觉得预报不准。
讲真,胶东君只看懂了教授说的这两个影响天气预报准确性的因素,其他内容真的看不懂,心好累。。。所以就不贴出来让宝宝们随着我一起累了。
So,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现代气象科学的核心手段“数值预报”,即便格再细密、要素再多元、层次再丰富,都没法穷尽大千世界的无数细节,都没法精确再现大气运动的真实情境。
希望大家下降预期,不过望,才能少失望哦~
另外,胶东君弱弱地说一句,以后预报下暴雨,我们也3点下班好吗?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好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