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孩子,叫做“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品学兼优,乖巧可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羡慕的同时,作为家长,你是否想过,“别人家的父母”是怎么做的?
6月24日下午,年山东高考成绩正式公布。据统计,山东省分以上的应届生共有73人。“学霸”是如何学习的,他们有什么“秘笈”,带着这些问题,大众网记者采访了今年烟台高考中的佼佼者,并为大家带来了“学霸”们的学习心得。
秦若晨:培养兴趣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烟台一中秦若晨同学今年高考取得了分的好成绩,位列全省文科第二名。谈到自己的学习之道,秦若晨表示,培养学习兴趣是她的不二法宝。秦若晨告诉记者,父母从小就非常注重培养她对学习的兴趣,从来不过分 “我觉得,喜欢学习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秦若晨告诉记者,高考比拼的是综合实力,所以每科都不能松懈。“语文和英语,我觉得重点在于积累,特别是英语,除了背单词外,还可以多看些英文的原版文章,这对于培养语感非常有效。而对于文综来说,很多人喜欢多做题,但我认为文综想要考好必须回归课本。”秦若晨表示,文综启用全国卷以后,题目灵活度提高了,死记硬背不再奏效,想要考出好成绩,就必须把课本知识吃透并加以理解。
“很多人觉得数学不好学,其实我之前数学也不是强项,但是我平时比较注重归纳错题,并把相同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我觉得这样做容易找到解题规律,数学的重点在于逻辑,当把规律找到后,很多题就迎刃而解了。”秦若晨如是说。
秦若晨能考出这么优异的成绩,班主任孙奕老师并不意外。“她的学习能力极强,并且善于剖析自己,哪里是弱项,哪里是强项,应该怎么做,她都了然于胸。我觉得如果要总结孩子的成功经验,善于学习、喜欢学习是她最显著的特点。”孙奕老师骄傲地说。
吕承霖
吕承霖:打牢基础发散思维
烟台一中吕承霖同学今年高考分数为分,成功闯进了分大关,跻身山东省最强“学霸”之列。
“我觉得理科生想要取得好成绩要做好两点。第一,要打牢基础,因为再难的题也是由一个个小知识点组成的。第二,要培养发散思维,理科题灵活多变是共识,如何能应对自如,重点就是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让思维充分发散起来。”谈到学习方法,吕承霖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据了解,吕承霖十分注重锻炼思维,业余时间他喜欢各种益智游戏。“我觉得解题‘思路’是理科生的重点。平时除了做游戏外,我还会通过做题来归纳一些解题思路。有的人追求做题数量,但是我相比而言更追求质量。只要把每道题彻底吃透,那效率就会事半功倍。”吕承霖说道。
“在我看来,吕承霖能够考出好成绩,与他善于和老师沟通密不可分。”毕劲松老师是吕承霖的班主任,谈到自己的得意学生,他很有感触。“我从教20年,吕承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他善于和老师沟通。”毕劲松告诉记者,吕承霖是一个非常谦虚的孩子,当他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惑时,总是能第一时间找到老师沟通,并根据老师的建议迅速改正。另外,在学习方面,他总是紧跟老师思路,老师讲解的问题,他吃得非常透彻。
毕钰坤
毕钰坤:充分利用时间善于制定计划
烟台二中考生毕钰坤,今年的高考成绩为分,成功跻身全省前30名。
“毕钰坤的高考成绩,他本人和家长都非常满意。我觉得孩子能够考出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培养和孩子自身的努力。他是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很强、懂得规划的孩子,有目标,也有行动。在二中七年的学习生活,孩子遇到了一群优秀的老师,三年高中虽然很累,但他非常快乐。”毕钰坤的母亲李少波对记者说道。
“毕钰坤是一个特别珍惜时间的孩子。课堂上他能够充分利用学习时间,‘走神’或者‘磨洋工’的事情在毕钰坤的身上是看不到的。”毕钰坤的班主任王清华老师告诉记者,毕钰坤学习很刻苦,他除了善于利用时间外,他在学习上还很有计划性。
王清华老师说,毕钰坤除了学习优秀外,他还在班里担任班长,在学校担任学生会副主席。“我觉得毕钰坤能够考出好成绩,除了他比较善于利用时间外,还与他平时喜欢读书,比较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关。”
林峻卫
林峻卫:理解第一注重梳理
烟台二中考生林峻卫,今年高考成绩为分,全省文科排名前15位。
“很多人觉得文科就是要死记硬背,但是从我的亲身体会来看,我认为想要考好文科,理解是第一位的。”林峻卫是一个开朗的男孩,面对记者,他侃侃而谈。
“现在的考试早就不是那种生搬硬套的老套路了,题型灵活程度一年高过一年,作为一名文科生,如果还停留在‘会背’的阶段,显然已经落伍了。”林峻卫告诉记者,他平时非常注重将知识点吃透,能够理解的,绝不去死记硬背。
“都说文科知识点特别散,不好记忆。我的经验是,平时要注意梳理知识,一些有关联的知识点可以放在一起记忆。我平时也会去设计一些表格,把相似知识点都放在里面,这样一来简明扼要,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林峻卫表示,文科的知识点虽然散,但相互关联性比较强。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梳理出一个系统框架,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林峻卫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很高,并且十分善于整理笔记,高三一年估计他整理的笔记要有十来本。”林峻卫的班主任孙玉荣告诉记者,林峻卫平时成绩好,与他善于总结、灵活运用知识有很大关系。
于乐宁
于乐宁:将学习融于生活
烟台青华中学学生于乐宁,今年理科总分达到了分,全省第31名。
“学习就怕学死了,很多人觉得物理特别难,但我总是能从中发现乐趣。”于乐宁谈到自己的学习经验时如是说。
“我平时特别喜欢做实验,很多物理学习到的知识,都能被我用到实验中。这样一来,抽象的知识就会变得具象化,我学起来自然就既有乐趣又比别人理解的深刻。”于乐宁告诉记者,自己制作过显微镜还尝试运用光学原理制作三个镜片的望远镜。
“我觉得,理科学习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比方说物理学习重在理解,但是化学和生物就要有一定的记忆。如果不能掌握每一学科的特点,区别对待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偏科。”于乐宁表示,自己一直比较注重总结学习方法,他觉得只要方法得当,理科知识也并不是很难。
高三学习压力比较大,很多学生会不自觉地走神,于乐宁也不例外。“我其实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平时上课也喜欢做些小动作。但是上了高三后,我就比较注意克制。”于乐宁告诉记者,他上课时会把课桌收拾干净,只留下学习用品,这样做,从根本上消灭了自己做小动作的“土壤”。“我觉得,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关键还是找到自己的‘菜’。”于乐宁如是说。
欧洲杯开幕一段时间啦,烟台大众网睡眠不足会导致老年痴呆症头痛及偏头痛自我检测方法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