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年达到亿元,“十二五”时期年复合增长率为25%。近日落幕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权威专家和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物联网产业爆发式增长已为时不远。
物联网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InternetofThings”,在国际上又被称为“传感网”,简单来说,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当把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装备到现实中的各种物体上,所有资料都可以形成数据并上传至网络时,一切真实的物体就可以被赋予“智能”,物与物、人与物之间就可以实现“沟通”和“对话”,物联网也就随之形成。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我国“十三五”规划也提出积极推进物联网发展。
一般认为,物联网的定义分解来看有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经过前期发展积淀,中国的物联网发展目前处在世界前列。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说,中国物联网产业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包括芯片和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电信运营、物联网服务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公众网络机器到机器(M2M)连接数突破1亿,占全球总量31%,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同时,物联网行业应用蓬勃发展,在交通、物流、环保、医疗健康、安防、电网等领域应用的市场规模已达数百亿元。
今年6月,国际窄带物联网标准诞生,越来越多企业成为物联网应用主体。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随着中国制造战略继续推进、5G时代越走越近,物联网与产业和移动互联网将进一步深度结合,应用领域更宽,经济价值更大,为传统企业的改造转型提供手段。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认为,中国制造业已完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变,目前正在做大做强,而这一过程,需要包括信息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撑。物联网利用传感技术和物体之间发生联系,对产品进行标识、管理和提升,这项新技术,将开启一个新的增长点,助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近年来,不少“嗅觉灵敏”的企业已经开始布局物联网,将其作为下一阶段的战略发展方向。在为期3天的物联网博览会上,包括阿里巴巴、华为、中兴以及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展示物联网应用产品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将物联网视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说,经过多年积淀,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走在世界前列,这是非常可喜的成就。下一阶段,产业界还应着力补齐传感技术、设备水平和管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助推物联网与应用产业和居民生活更快地融合。
(来源:网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