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迎来一所“新学校”~
5月17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
拟同意25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转设为烟台科技学院。
“城市滋养大学、大学涵养城市。”
好的大学,对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落脚烟台,单从本科院校的数量上看,就能展现烟台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不足。
据了解,继莱阳农学院高校“出走”后,烟台海都学院也将迁址青岛。
高等教育的外流,对烟台教育分布以及城市发展都带来一定影响。
近几年,八角大学城规划、烟台文经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的转设更名。
能否优化烟台高等教育分布,吸引更多优质高校,留住更多人才?
高等教育急需补足
城市高校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无论是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布局优化,还是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亦或是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都必须把地方高校办好。
之前莱阳农校的迁出,给地方高等教育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莱阳农科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点由山东省莱阳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
原莱阳农学院老校区,由海都学院暂驻。
这是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在年举办的独立院校。
年随着莱阳农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也随之改为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不过,今年2月份有消息放出: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很可能会从烟台迁往青岛。
很多网友认为:海都学院继续留在烟台的形势并不乐观。
年6月13日,青岛日报曾刊发文章《五年在青岛再造一个新启迪》中提到:
“启迪教育已并购了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将其迁址到青岛,设置相关专业方向,筹建启迪科技大学。”
说实在,无论是烟台还是莱阳,都不希望海都学院搬迁。毕竟一个高等院校对于地方经济的带动非常大。
同样这也反映出,烟台需要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增强吸引、留住高等院校的能力。
就像每年的“人才政策”一样,用最直接的方式吸引人才,毕竟人才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而要想拥有众多人才支持,除了吸引外,培育也是重要因素。
不过近几年,烟台确实在高等院校的引进建设上开始发力了。
优质高校,助力城市经济
在愈打愈烈的“资源争夺战”中,人口与资源都不断向一线城市聚集。
而随着一线城市的规模到一定量级,承载力趋于饱和,人口和资源总会向外溢出。
二线城市,作为国家城市的中坚力量,其重要性越发突出。
烟台作为二线城市,除了在城市规划上有较大投入,高等教育的引进建设也成为重中之重。
特别是八角湾大学城的规划建设,未来将成为烟台高等院校的集中区域。
目前,哈工程研究(生)院、山东建筑大学烟台产学研基地、山东省农科院胶东半岛创新中心也都落坐在这里。
5月17日,烟台大学开发区八角分校规划出炉。
项目位于烟台开发区八角环岛路以北,渔港路以南,规划路以东,八角路以西区域。
总用地面积66.85公顷,规划建筑面积(地上)约68万平方米。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不少于人,专任教师不少于人。
其中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不少于人的使用需求。
另外,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已经正式更名为烟台理工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也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更名烟台科技学院。
烟台城市科技学院也正在筹建,项目位于福山区河滨南路以西、聚福路以东、金堆山与汽车工程学院以南、东方剑桥以北。
是东方剑桥烟台教育园项目的一部分,建成后将填补福山区无本科院校的空白。
就现在看,烟台在高等教育方面投入的力度逐渐增大,未来八角大学城在城市发展中,也将扮演重要角色。
放眼全球,在教育方面做的最好的是斯坦福大学,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培养出硅谷这个世界科技中心城市。
所以,大学对城市的贡献不仅是人才培育、吸引人口这么简单,它的重要性更是表现在城市发展方向以及影响力上。
当然,除了八角湾大学城外,在金山湾也将设一处大学城,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东、西大学城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