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燃气灰口铸铁管改造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烟台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快速推进铸铁管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年累计完成铸铁管改造8.4公里,至年底总改造里程将达到43.6公里,剩余的55.4公里今年年底前将全部改造完毕。
我市共敷设燃气灰口铸铁管公里
据了解,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人工煤气时代,地下燃气管道大都采用灰口铸铁管,该管道耐腐蚀性较好,但有两个缺陷,一是灰口铸铁管属于机械接口,接口密封用的是橡胶圈,承插口联结,因人工煤气是湿气,铸铁管还比较适合。而我市置换成天然气后,天然气属于干气,这就导致接口处的橡胶圈干燥、收缩甚至漏气,在全国范围内已发生多起燃气管道爆炸事故。二是灰口铸铁管材质发脆,路面上有重载汽车一压,很容易发生断裂。
烟台新奥燃气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市共敷设燃气灰口铸铁管约公里,自年开始,公司着手对灰口铸铁管进行改造。到去年年初,我市还有33公里的灰口铸铁管需改造,这33公里灰口铸铁管涉及到芝罘区、开发区和莱山区的的7条道路,还涉及多个居民小区,有的是输气主管,有的是小区庭院管,改造任务十分艰巨。
烟台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管网运行部的曲经理介绍,去年7月份,我市召开了“加快推进市区燃气灰口铸铁管改造工作”会议,会后市城管局以烟城函[]10号公函给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灰口铸铁管改造确保燃气安全的函》,明确要求完成时限。随后市政府、开发区管委、芝罘区政府分别召开了专题会议,对灰口铸铁管改造工作进行布署、督导。
根据上级指示,公司立即召开了铸铁管改造专题会议,对《烟台市区燃气铸铁管网改造实施方案》进行了专题研讨,明确了工作目标、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并就管网改造涉及的规划、设计、结算、资产处置等问题以及组织保障和部门配合等进行了讨论和原则确定,对影响改造工作进程的管线路由问题、违章占压处置、楼前管敷设、工商户改造以及员工加班费等进行深入讨论,制定了解决措施。按照公司部署,管网运行部调集力量全力以赴展开施工。
期间,市政府成立的市区燃气灰口铸铁管改造工作协调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在市城管局设立了办公室。为确保协调工作有效顺利开展,协调小组办公室又成立了市区燃气灰口铸铁管改造工作联络小组,由市供热燃气处胡平处长任组长,李志强副处长任总联络员,负责主持处理改造过程中的日常事务。在市里的号召下,各区也成立自己的工作机构,确定了具体联络人。
同时,市区燃气灰口铸铁管改造工作联络小组每两周召集相关部门和单位联络员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协调处理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对工程实施当中的难点问题,按期向市联络小组联席会议提出,与市政养管、园林绿化、交通指挥、安监、规划、环卫等政府部门建立了长期的联络沟通渠道,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灰口铸铁管位于地下改造难度很大
铸铁管改造时间紧、任务重,且管道都埋在地下,需要破路改造。由于改造工程的特殊性,每一个工程时间都很紧张,既要配合政府市政项目安排的工期,又要考虑保障供气、方便居民,对工程的调度组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施工难度非常大。为此,施工人员克服人员紧张的困难,抽调有经验的员工加入改造队伍,尽量加快改造进度。
改造中,因燃气灰口铸铁管分布于老城区,部分燃气管位于道路快车道上,集中挖掘对现状道路、社区环境及市内交通、居民生活秩序有较大影响,只能缓步进行。同时,老城区地下市政管线密布,改造过程中寻找新的符合规范要求的燃气管道位置很难,且原有燃气管道位置有的现在也达不到规范要求,因此部分地段需要架空敷设。还有相当一部分改造工程集中在临街商铺密集区、停车场等公建场所门前,施工难免给其经营带来不便。个别管线产权单位对改造过程中的正常交叉穿越施工进行干扰。加上不少燃气管道多位于街区道路两侧,平常停放车辆较多,影响施工开展。而且,绿化、道路、小区内挖掘赔偿标准不统一,增加了实施改造的协调难度。为确保施工安全,新奥燃气在主、次干道现场全部采用统一规格围挡进行围护,延长夜间施工的时间,避免交通拥堵。次干道采用加警示墩、警示牌,夜间加放警示灯,小区内道路则采用安全隔离绳、警示牌等方式。
据了解,按要求,此次改造燃气灰口铸铁管将统一更换为材质更为优良的钢管或PE管。这两种材质的管道柔性好,轻易不会断裂,更加耐压。而且,接口全都属于焊接,安全性好,不易漏气。
剩余的55.4公里铸铁管今年底完成
烟台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管网运行部的曲经理还告诉记者,目前剩余未改造的55.4公里铸铁管,大部分都分布在芝罘区的老城区一带,譬如白石村、新海阳、西山路、民生小区,幸福河小区等,这些老旧小区人流密集,居民众多,交通拥堵,改造难度更大,但公司将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毕。曲经理提醒市民,改造期间,居民一定要在用气完毕后,随时关闭灶具阀和灶前阀,以避免新旧管道切换时临时停气、恢复供气时造成燃气泄漏,给居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和广大市民,对铸铁管改造工程给附近居民造成的生活不便给予理解。
明日起火车实行新列车运行图记者从烟台车务段了解到,从明日起,全国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从调整上看,烟台车务段管内有数躺列车发生变化,变更运行区段、保留、增开各对。
据了解,对列车变更运行区段:
石家庄—烟台K/4/5、K/3/6次运行区段变更为石家庄—青岛北。
K/4/5次由石家庄自1月9日起按新时刻运行,K/3/6次由青岛北自1月10日起按新时刻运行。
因新旧交替关系,K/3/6次由烟台自1月10日起停运。
保留对高峰线旅客列车:
保留北京南—荣成G/G次、北京南—烟台G/G40次高峰线动车组列车对。
增开对高峰线旅客列车:增加济南东—烟台D/D次、荣成—烟台D/D1次高峰线动车组列车对。
为确保“1.10”调图工作顺利进行,连日来,烟台车务段提前筹备,精心组织,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人员培训、完善应急预案等方面入手,扎实做好调图前各项准备工作,全力确保新图的顺利实施。该段成立了调图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段管内新旧图交替过渡工作,随时处理突发问题。各站也成立了相应组织,站长全面负责,具体抓好落实。严格值班纪律,及时处理突发问题,确保平稳过渡。该段突出客车正点、旅客乘降组织、售票组织三项重点,强化现场控制。组织管内各客运站对新图实施后班组的作业流程进行了全面修改,对关键车次的乘降组织、旅客对流情况等制定了应急工作预案,提前演练,确保应急状态下“反应迅速、处置得力”。
蓬莱女子昏倒街头,路过公交司机救人后悄然离开1月8日上午,蓬莱城区南关路一名女子突然昏倒,众人围观中,路过的一位公交车司机赶忙停车施救。救护车赶到后,他却悄悄离去。围观的网友拍下了司机救人全过程,然后发给了烟台公交集团蓬莱公司。事后被救女子家属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救命恩人,原来他是1路公交车司机耿万学。1月8日上午9点15分,1路公交车司机耿万学驾驶鲁FP车由蓬莱新汽车站正常发车,9点0分左右,当公交车行驶到南关路蓬莱高职红绿灯附近时,发现前方一位骑电动车的女子突然昏倒在路上,浑身抽搐,路人都不敢施救。耿万学看到后,果断靠边停车,一边拨打10,一边跑过去救助。耿万学呼叫女子没有回应,检查脉搏发现正在逐渐减弱,意识到情况紧急,他立即对女子进行心肺复苏按压。经过几分钟的抢救,女子苏醒过来。随后,10急救车赶到将女子接走。这时众人才发现救人的公交车司机已悄悄离开。但是耿万学救人的过程被网友用手机拍了下来,随后网友把照片传给了烟台公交集团蓬莱公司,这样耿万学师傅救人的事迹才被同事知晓。事后被救女子的家属经多方打听,才得知救命恩人是1路公交车司机耿万学。他们多次联系蓬莱公司希望亲自到公司和耿师傅家里上门酬谢,都被公司和耿师傅本人婉言谢绝了。耿师傅说,这是他分内之事,谈不上感谢,换了其他同事肯定也会伸出援手。“以往在公司应急演练中学到的急救知识派上了用场,救助了别人,我自己感觉很有成就感。”
蓬莱、莱阳两医院改革记者从我市卫计委获悉,医院改革继续扩大改革范围,蓬莱、莱阳两个县市区目前已经启动改革工作。先诊疗、后付费,让市民就诊更放心,“互联网+”让市民就医更满意。在价格补偿方面,严格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在人事分配制度方面,破除人才流动的政策壁垒,建立健全灵活的用人机制。
先诊疗、后付费,让市民就诊更放心
“医院排队就医取药较以往缩短0分钟左右,极大地提高了门诊接诊率,增加了患者就诊机会。”医院门诊部主任赵建平介绍。今年以来,蓬莱市积极加强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三增一禁”门诊工作制度,实行网络、电话预约和“一卡通”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排队长、挂号难、耗时久等突出问题,就医更加简便快捷。推进实施“先诊疗、后付费”结算新模式,对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其他病情危急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可在诊疗结束后再履行付费等程序,较好解决了部分患者因付费不及时影响治疗的问题,为广大患者开通了生命“绿色通道”,目前已有.6万名住院患者享受到这一优惠服务。
为确保患者更清楚地了解所用药物的价格,该市启动实施医疗服务阳光用药活动,市镇村三级医疗单位,所有药品、服务价格全部上墙或挂网公示,实现群众在接受临床用药服务中“三知道”。医院在医疗服务中全部推行了“一日清单制”,医院住院治疗中,每天都可通过一日费用清单了解相关信息,让群众明明白白放心就诊。
“以往住院的时候,医护人员天天催着缴费,我们听着心里不舒服。现在通过一系列改革,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医护人员每天发放费用清单,花多少钱、用的什么药一目了然,医生护士不再催缴费用了,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很舒心,也加快了病情的好转。”该市新港街道中村村民高祥告诉记者。
蓬莱市积极推进深化改革,以就医流程的持续优化实现群众满意。探索实施了临床路径管理,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规范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现如今患者每人次住院周期缩短0.4天、费用降低元。在巩固临床路径管理成果的基础上,采取“制定一批、推广一批、完善一批”的办法,率先在烟台地区分步开展单病种限价模式改革。目前已完成结节性甲状腺肿等50个常见病、多发病病种,限价病种的收费水平较以往最高降低1%。同时,继续严格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今年以来已为患者减免药品费用69万元。
“互联网+”让市民就医更满意
“医院专家会诊,要么请专家到蓬莱,要医院去,不仅来回折腾耽误时间而且花费也不少。现在通过这个摄像头,医院医院专家给会诊,真的很方便,给患者和我们家属省了很多心。”该市村里集镇郝家村民刘岩说。
刘女士所经历的这次会诊,正是得益于蓬莱市充分依托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的“互联网+医学影像”远程会诊服务,让很多百姓成为了现代医学影像科技的受益者。目前,医院、医院已与北京、上海等30医院合作成立了“远程医疗会诊中心”,涵盖40个专业,网罗了包括5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名国内最顶级医学专家,患者在家门医院专家的“一对一”服务。“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智慧医疗的时代悄然来临。目前,医院已实现“就诊一卡通”、“无线查房”、“移动护理”等信息化建设目标,全部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网络互动等诊疗服务。下步,该市将以山东省分级诊疗试点单位的“身份”,积极推进域内市、镇、村“三级医疗网络”建设,建立起上联下通机制,并全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去年年初,蓬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居民健康信息工程”的计划。即,结合当下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域内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前提下,将居民户籍、健康、计划生育等信息汇集到“云盘”,形成“居民就医一卡通”。截至目前,已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3.8万份,建档率95.7%。去年9月,该市又建成了烟台市首个“云技术医疗服务平台”,将医院信息系统从“电脑”链接到了“手机”,医生无论走在哪里,都可以实时查阅病人检查资料和病历记录,处置各项诊疗操作,真正实现了移动办公、移动医疗。
九成以上村卫生室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
记者了解到,年我市医改启动以来,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基层医疗机构新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90%的村卫生室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实行省级招标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降幅3%,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强化基本药物合理用药培训,静脉注射同比下降4.8%,门诊二联及以上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下降7.91%和.9%。
基层综合改革同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科室及岗位进行了设置调整。在内部科室设置上,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增设了公共卫生管理科;在岗位设置上,加强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占总岗位的比例达到91.%,超过“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总岗位90%”的规定要求。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近年来,我市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内需和省重点投资建设项目,配套资金4.4亿元,完成了1医院、77处乡镇卫生院和多所村卫生室的改扩建任务,配置诊疗设备3.8万台件,基层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为万城乡居民建立了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65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纳入规范化管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和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等项目圆满完成。
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药品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增加财政补助予以弥补。在调整住院诊查费、护理费、床位费、手术和麻醉费四类诊疗项目价格基础上,再调整门诊诊查费和中医药两类医疗服务价格,其中普通门诊诊查费由每次1元调整为元,急诊诊查费由每次4元调整为6元;中医类收费提高30%。另外,对特殊疾病、新生儿、气管切开等护理费也进行了适当调整。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其它单项改革成效明显。在扎实推进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的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辖区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药价平均下降15%。医院信息化建设、临床路径管理、绩医院改革单项试点工作。
小编精选——每日推荐烟台主城区今年实施这些城建项目,烟台人不得不知这真不是电影——烟台男子大白天被3人暴打后戴上手铐绑走了!听说,芈月最近在烟台上演了不同版本的霸气演讲..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怎样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