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初步敲定,8月28日,《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年)(公示稿)》公开征集民意。根据规划,我省拟构建“一群、一带、双核、六区”的省域新型城镇化总体格局,并提出支持济南调整行政区划,增加市辖区,壮大中心城区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此外,到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2%左右,努力实现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促进万左右的城中村居民完全市民化。根据规划,我省拟以济南中心城为核心,构建济淄泰莱德聊城镇密集区。依托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以济莱协作区建设为契机,优先推动济南—淄博—泰安—莱芜一体化发展。依托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的骨干交通,加快构筑“一小时交通圈”。山东半岛城市群由2个副省级城市(济南、青岛)和11个地级市(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泰安、威海、日照、莱芜、德州、聊城、滨州)构成,包含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及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三个战略区域,是我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年城镇化率达到64%左右。鲁南城镇发展带由枣庄、济宁、日照、临沂、菏泽5个地级市构成,是落实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空间载体。年城镇化率达到58%左右。双核: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的核心,要充分发挥省会优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提升老城区,加快建设西部新区、东部新区和滨河新区,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建设现代化大都市。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中心,以组团布局为主要形态,构建“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城市发展格局。打造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北部高端产业集聚区和青岛“蓝色硅谷”,构筑现代产业高地。六区:以城镇密度高、经济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强化城镇联动发展,构建济淄泰莱德聊、青潍、烟威、东滨、济枣菏、临日六个城镇密集区。淄烟潍临做好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到年,加快构筑“三横(济青、德龙烟威、菏兖日)四纵(青烟威日、滨临、京沪、京九)”综合运输通道,实现济南至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可达,济南和青岛至省内其他设区市2小时可达,快速铁路通达除滨州、东营外的所有设区市,95%以上的县级行政单元在地面交通公里或1.5小时车程内享受到航空服务。设区市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加快济南、青岛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做好淄博、烟台、潍坊、临沂等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力争年全省建成运行公里以上城市轨道交通线。加快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公交专用道、换乘枢纽等场站设施建设,优化公共交通站点和线路设置,实现万人口以上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米全覆盖,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50%以上。
※※※※※※※※※※※※※※※※※※本期编辑:胥婷
→推荐给朋友公众古代白癜风偏方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