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洋酒白兰地在酒吧、夜总会等娱乐场所逐渐流行起来。但少为人知的是,早在上世纪二、三年代,中国本土的张裕白兰地就已经风靡了整个上海滩。
年,经国民政府工商部注册,张裕双麒麟牌葡萄酒和白兰地开始发售。尽管这批酒在地下酒窖里陈酿了整整十八年,口味绝佳,可喝惯老白干的百姓却不怎么买帐。
张裕人早料到这一点,专门制作了一辆大型号彩车,车里装满小瓶样酒,派出“公关人员”沿街赠送,有时还随手配一只张裕字样的小酒杯,很快引起人们的兴趣。
公司北边的海面上停了不少外国军舰,张裕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些“识货”的顾客,于是就摇上舢板送过去。这种别出心裁的服务很受水兵欢迎,销量很快上升。有个水兵多喝了几口白兰地,迷迷糊糊掉进海里,同伴们顿时大呼救命,乱作一团。谁想这个水兵一会儿便扶着舢板爬了上来,还直冲大家扮鬼脸。水兵们虚惊一场,送给张裕白兰地一个绰号:“难醉易醒酒”。
张裕的广告年就出现在《申报》上,声明在烟台设立总发售处,在上海英大马路(今南京路)寿康里设分售处,字号为“裕和成”,门面很阔气。张裕在当年的《申报》刊登广告称:“自发运以来,果然到处风行,而各公卿及热心国货君子,讲究卫生之士,以至能识别酒品之大雅……”
张裕的分售处门面十分讲究,柜台家具加工精美,内壁多为时髦的一玻璃镜面,人员穿着与上海体面人士不相上下。至今一些上海老人回忆起张裕的摩登劲儿,仍然津津乐道。
年的一期《小说月报》上刊有一幅张裕的广告,彩色精印,画面是一位持杯微笑的标致女郎,巧笑倩兮地依在一张餐桌旁。肯在纯文学刊物上花大钱作彩色广告,一定是看上文艺圈这个“消费层次”,这样的雅事,如果没有点文化头脑,是难以做得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十年代的一幅张裕海报上,已经特别强调健康概念,印有“补血益气”、“壮筋强骨”等字样。张裕的国际化意识当时也已非常到位,酒标上有“Brandy”(白兰地)、“Chefoo”(烟台的英文名,源于烟台的旧称“芝罘”)等英文字样。
三十年代上海《新民晚报》曾以“五月黄梅天”为上联,悬赏块大洋征集下联,不少文人墨客欣然应对,均不得中。最后一位品尝过张裕金奖白兰地的高手脱颖而出,以“三星白兰地”对之(三星白兰地是张裕公司早期的一种白兰地产品名称),上下两联,对仗工整,天衣无缝,真可谓绝联妙对!由此亦可见,张裕金奖白兰地很早就在国内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备注:文章来源:张裕白兰地“葡粹俱乐部”转载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葡粹俱乐部”删除!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