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5月9日讯(通讯员柏文丽赵博文)为加强青少年行为规范,引导青少年言行举止矩矱有礼,5月8日晚,“语同声”品读国学经典公益直播课第三期——“礼仪”如期而至,中-6商静怡担任本期国学小讲师,校内外青少年志愿者参加。
言笑须约礼,行止莫由心。一则《礼仪之邦》短片引出本期直播课主题“礼仪”,商静怡用图片的形式呈现“礼”的字源字形,在此基础上说文解字。接下来,商静怡引经据典,立足“日常行为礼仪”“家庭礼仪”“校园礼仪”三方面分别阐述礼仪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保持整洁,礼貌诚信,行为端正”;在家庭中,应恪守“孝敬父母,友爱弟兄,尊重长辈”;借用国学历史典故,讲述如曾子避席求教、曹操割发代首等名人小故事,进而阐发校园礼仪——“尊敬师长,谦虚求学;遵守纪律,以身作则;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最后,商静怡用“如何对待父母的批评”“如何以礼相待老师同学”“礼怎样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三个问题结束本期直播课。
礼仪之谓何,且听众人说。参与观看的志愿者积极参与评论互动,中-4赵家禾提出:“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照镜正衣冠,鉴古知礼仪。”中-5杨雅心发表看法:“这次直播课,促进自己反思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对于别人提出或自己发现的错误,应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更好地学习中华礼仪。”
本次国学礼仪直播课的讲授,既有利于青少年养成懂礼貌、知礼仪、修教养的良好行为习惯,又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伦理观、人生价值观,在“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严格自律中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