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里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多次东巡来到烟台,我们的烟台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呢?于是秦皇汉武的求仙之路,便成为我们地理游学的其中一条线索。从芝罘岛的阳主庙,到磁山的阴主庙,再到蓬莱阁,最后露营养马岛。
听过磁山阴主娘娘的故事,我们在雨后的晴天踏上磁山。迎接我们的是:清泉溪流,蛙声鸟鸣,还有弥漫在空气中的槐花香。整片山的槐树,盛开的槐花,我们就泡在这清新的香气中,就是这种陶醉的感觉。
“蓬莱”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而且蓬莱在我们中国的神话史上,比盘古还要早。我们三年级学习《黑暗传》时就已经知道,蓬莱仙山在玄黄时就存在了。秦始皇看到蓬莱仙山于是派徐福到海上求仙药。汉武帝来到这里看到海上蓬莱仙山,于是筑城,并命名为“蓬莱”,于是有了蓬莱城。蓬莱也逐渐成为胶东半岛的经济,文化的中心。苏东坡曾在这里做过五天的登州知州,给后人留下了名传千古的诗篇。人们也为他修筑苏公祠,纪念他了上千年。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历史留下的痕迹,想象着这座古城往日“日出前千杆旗,日落万盏灯”的繁华。在养马岛,我们环岛骑行,抓螃蟹,露营,出海打鱼就这样浸泡在海水,海风里面,感受着大海的气息,体验渔民的生活。
养马岛上八个村子,整齐的村落,干净的院子。这位奶奶给我们讲:“以前村民们都是靠出海打鱼为生。”但是现在爷爷奶奶都不爱吃鱼了,爷爷甚至会将做过鱼的锅,多刷几遍,无法忍受餐桌上的鱼腥味。可以想象爷爷奶奶这一辈子吃了多少的鱼啊!也真正理解了何为打鱼为生的生活。奶奶又很高兴地给我们讲,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开始做海水养殖,也给普通的渔民提供了很多工作岗位。像奶奶这样年纪的老人在家门口也能每小时赚十七块钱,一天就能赚元。奶奶满脸都是满足,幸福的笑容。我们要学习这片土地的地理特质,了解这里的气候特征,历史文化,更要感受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我们踏上了这片土地,我们感受到了,这种亲身体验的感受与老师直接讲述和看书都是完全不同的。烟台的地理位置很特别位于山东半岛,又同时濒临黄海和渤海。用陶泥来塑形烟台地图,一开始算是突发奇想。后来又将各大山脉,河流融合在泥塑里面效果真的不错。最后孩子们对各个县级市的地理位置及特征的了解,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甚至随手就能画出烟台手绘地图。我们讲罗山金矿的传说故事,昆嵛山,艾山的故事。讲栖霞牟二黑的趣事,还有莱阳梨的历史,王河(万岁河),五龙河的传说等等。我们通过一座山,一条河来了解这个城市。之后我们一起爬上这座山,感受它的雄伟与俊秀。我们在山谷中放生大喊,甚至想到李白杜甫若是看到这样的景色会写什么诗呢。大自然是如此伟大,塑造出这样的山水包容一切,感受这样的山水定能滋生出坦荡,谦卑和感恩之心。
四年级的孩子渴望了解他们身边的这块土地,更是会被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传说故事所深深吸引。“原来在这里啊!”“原来这个名字是这么来的呀!”听完各种传说故事,他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由于各个地方的传说故事实在是太多,仅蓬莱八仙的故事就得花一周时间来讲。于是就选择一些故事,如八仙的介绍等,放在前面的数学版块作为滋养故事来讲。孩子们会通过这些故事,来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及人文特色,并和这块土地建立深深的链接。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的眷恋之情,将会成为孩子们将来人生的基石。我们一直讲,华德福的课程是根据孩子的意识发展状态而设计,能够呼应到孩子的内在发展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正是孩子们的热情和兴趣,说明这门课程的设计是适合孩子的发展状态的。孩子们能真正地被这门课程吸引,才能真正地呼应到孩子内心发展的需求,这门课程才能对孩子有所帮助。烟台东方泥巴孩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华德福教育理念为支撑,以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用健康、平衡的方式,追求孩子在意志(身)、情感(心)、思考(意识)三个层面能力的全方位成长。经过几年的风雨,它愈发茁壮,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发展之路。东方泥巴孩儿教育从体验入手,倡导实践力,注重课程的意义和连续性。我们本着生活即教育的原则,通过农耕、木工、水利、烘焙、手工编织等工作带着孩子回归生活的原本。给孩子提供充分接触自然的教育环境,顺应中国24节气设计课程,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土壤的生命气息。泥巴孩儿以儿童发展规律为导向,以艺术化教学方式滋养孩子的情感,带给孩子温暖与爱,唤醒儿童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