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烟台市按照“生态优先、产业支撑、文化引领”的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地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朝阳产业,努力推动全市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建设“森林城市、美丽烟台”。年,全市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7亿元,位居全省第二位。
强化高标准基地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近几年,烟台市林业育苗面积不断扩大,苗木数量不断增加,苗木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市林业育苗9.9万亩,苗木花卉种植企业和大户已达多家,其中育苗亩—亩的77家,亩以上的43家。培育聚丰源甜柿基地、小龙山苗木花卉基地、金海绿色产业基地等20家市级林业产业基地。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培育招远市辛庄镇、莱阳市姜疃镇、莱州市郭家店镇和虎头崖镇等烟台十强种苗强镇,打造海阳核桃基地、招远核桃基地、莱州月季园等产业亮点。
综合考虑烟台市经济林发展现状、自然立地条件、资源分布等因素,着重打造招远市、莱阳市、海阳市、龙口市、莱州市、牟平区等县市区为核桃、板栗等木本粮油类经济林种植区;牟平区、栖霞市、莱州市、招远市、莱阳市等扶持发展油用牡丹等新兴产业;招远市、莱阳市、海阳市、龙口市、莱州市、牟平区、蓬莱市等建设经济林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建设经济标准化示范园,逐步形成“一县一类、一镇一种、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全市林业不断开展科研攻关和创新,与省林科院等院校达成10余项科技合作协议,先后申报国家级、省市级林业科研和推广示范项目32个,获得科研成果20余项。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被国家林业局纳入第三批全国林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狠抓优质品牌创建,全面推广现代产业发展模式
烟台市按照靠特色优势、靠龙头企业、靠文化内涵和靠质量诚信的“四靠”要求,组织开展或推荐市级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评选。目前全市共培育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2家,市级龙头企业25家;培育市级以上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1家,努力形成有一定知名度的林产林企龙头集群。积极参加菏泽林交会等林业活动,培育张裕葡萄酒、威龙葡萄酒、贵秋牌甜柿、安德利果胶、莱阳梨、栖霞苹果等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优林产品品牌。加强林产品认证,全市林产品共获得绿色食品认证6家、有机食品认证4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家。
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现代产业模式,依靠“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突出企业带动、能人牵动、农户联动、科技推动,调动农户涉林的积极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海阳市聚丰源甜柿专业合作社、烟台利源生态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博士达农化有限公司、莱阳市青滕园艺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和农户签订合同,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带动农户7万余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实现了农企双赢。
打造精品农林观光园,大力助推森林生态休闲游
烟台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0%,位居全省第一。临海资源丰富,集“山、海、城”一色,“鸟、林、泉”相融于一体。近年来,市民越来越重视绿化追求原生态,一度盛传这样一句话:社会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青山绿水。
我市努力挖掘生态优势,做足做活生态文章。为助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特色林果采摘旅游,着力打造院格庄街道于家汤村泰富桑葚采摘园、东厅街道峰源采摘园、高疃镇千百度紫梅采摘园、诸由观镇清汶村健达生态果蔬基地等46家省级精品采摘园;烟台小草沟苹果园、福山万红樱桃园、烟台磁山果业种植园等5家省级十佳观光果园。整合森林旅游资源,推出“昆嵛山踏青节”“槐花节”“樱桃采摘节”“濯村樱花节”一系列森林旅游主题活动。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我市由单一观光功能的产品体系向休闲、娱乐、度假、体验等多元功能产品体系转变,打造了东沟社区锦园、回里镇鸿润农家乐、北长山乡北城村欢乐行渔家等一批省级星级好客人家农家乐,不仅延伸了森林旅游产业链条,还促进了村民增收就业,使森林旅游发展成果惠及村民。
我市生态旅游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旅游开发项目中应提出配套的生态恢复措施,以实现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形成烟台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白癜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