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梁莹莹转眼间,神舟十三号乘组已经“出差”一个多月了。这段时间以来,航天员们一点没闲着,他们进入天舟三号“拆快递”,打扫日常工作生活环境,顺利开展出舱作业,进行“太空朗读”,烟台籍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里还吃上了烟台苹果,“出差”生活过得十分充实。此时俯瞰大地,北纬37度线上的鲜美烟台,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11月6日,在烟台市蓬莱区刘家沟镇的常青园百年果树,摘下了今年第一个苹果。据考证,这棵古树是年前后栽培,原为大国光,40年前在新枝上嫁接了红富士,到现在约有年树龄,这是目前中国栽培苹果树龄最长的苹果果树。烟台是中国苹果栽培最早的地方,余年的现代苹果栽培史,造就了“烟台苹果”这个响当当的龙头品牌,品牌价值亿元,连续12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年,烟台苹果种植总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占全省苹果面积和产量的72%和63%,占全国总面积和总产量的9%和14%。也就意味着全国每7个苹果中就有一个来自烟台。烟台苹果家族“大咖”云集,当仁不让的是红富士。红富士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06万吨,分别占全市苹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82.9%和82.6%,占绝对的优势地位。98%以上的新发展果园是优系富士品种,烟富3号、烟富8号、烟富10号、富士、美乐富士、元富红、响富、众成1号、众成3号、紫弘、瑞香红、首富系列等;红将军种植面积22.65万亩,产量51.71万吨;嘎啦种植面积10.7万亩,产量26.5万吨。全市大约有81万户、.5万人从事苹果种植,果农通过果业及相关产业获得的人均收入在元左右。目前,烟台苹果正在经历一场产业革命,其核心是苹果产业的“芯片”——品种。面对苹果品种相对单一,红富士种植面积一度超过80%的现状,烟台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合理搭配早中晚、红黄绿等品种,加快苹果产业由“一枝独秀”向“百花齐放”转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taishizx.com/ytxx/1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