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监会消息,12月23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8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上交所4家(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烟台艾迪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1家(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3家(广东雄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吉大通信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将有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直接定价发行。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沪深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上述8家企业筹资总额72亿元左右。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23日表示,近日,证监会依法对8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其中包括4宗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1宗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误导案,1宗中介机构违法违规案,2宗证券从业人员违法买卖股票案。其中,4宗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涉及皇台酒业、锐奇股份、深华发和雪峰科技;1宗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误导案涉及安硕信息;1宗中介机构违法违规案涉及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2宗证券从业人员违法买卖股票案涉及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23日通报了证券公司投行类业务专项检查的情况。他说,检查中发现了五类情况:内控机制未有效履行;内核工作流程不完善;尽职调查没有履行关键核查程序;持续督导未能尽责;相关底稿未留存。张晓军表示,根据检查情况证监会拟采取以下措施,对新时代、国信、东莞等五家券商责令限期改正,出具警示函,对18名相关责任人出具警示函,以上监管措施均计入诚信档案;对其他在投行业务中存在一般性问题的公司由派出机构谈话提醒;此外,全国股转公司将对相关主办券商也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23日通报了证券公司投行类业务专项检查的情况。他说,检查中发现了五类情况:内控机制未有效履行;内核工作流程不完善;尽职调查没有履行关键核查程序;持续督导未能尽责;相关底稿未留存。张晓军表示,根据检查情况证监会拟采取以下措施,对新时代、国信、东莞等五家券商责令限期改正,出具警示函,对18名相关责任人出具警示函,以上监管措施均计入诚信档案;对其他在投行业务中存在一般性问题的公司由派出机构谈话提醒;此外,全国股转公司将对相关主办券商也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23日表示,为了维护资管行业发展,证监会将联合公安部开展打击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一批案件将从严从快查处,屡屡涉案的公司将被重点警示重点管理。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今日表示,今年以来,证监会已经向公安机关移送35起案件,为了确保专项行动起实效,将会同基金业协会等建立三位一体模式,强化行政执法与自律监管的工作,构建综合防范体系,下一步将根据查处情况陆续公布专项行动的进展。张晓军表示,个别资管从业人员严重背离执业操守,成为市场唾弃的老鼠,不仅毁掉个人前程,也给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资管从业人员应谨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严守道德底线,不要以身试法。
上交所公布上市公司年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表。北特科技将于年1月14日公布年报,成为沪市首家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大豪科技将于年1月20日公布,赤天化、塞力斯将于年1月24日公布。
12月23日,上交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备战年报监管相关情况。上交所指出,今年四季度以来,部分生产经营出现阶段性困难的上市公司,发生多起资产出售、债权债务重组等交易事项,被市场质疑为通过突击交易和调节会计处理实现账面盈利。目前上市公司已经开始着手编制年年度报告,财务信息披露是其核心内容。为此,上交所前移年报监管端口,采用“实质问询”和“事前约谈”的双管齐下方式,预判风险,提前行动,从严监管财务信息披露。其中,上交所特别抓住年审会计师这一关键环节,提前沟通、点出问题、警示风险、规范履职,督促其切实承担起财务信息“看门人”的职责。主要工作包括:监管前移,紧盯三类公司和四类事项;及时发函,三维度问清交易实质;以及提前约谈,督促会计师规范履职。值得一提的是,三类公司分别包括:一是前一会计年度亏损且今年三季度仍然亏损的公司;二是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且生产经营未出现明显改观的公司;三是长期依靠非经常性损益实现账面盈利的公司。四类事项则为:一是高溢价出售资产;二是债权债务重组或转销;三是资产的重新估值;四是会计政策调整和会计估计变更。对于涉及这些公司和事项的公告,从准则适用、交易目标、行业惯例等角度逐一重点事后审核。上交所表示,后续交易所将持续强化财务信息的监管问询,建立会计师定期约谈沟通的常态化机制。对于在财务信息监管和约谈会计师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提交证监会派出机构现场检查;对于财务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履职中的违规行为,及时采取纪律处分措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