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胶东在线网2月5日讯(记者 李婷婷)4日下午,烟台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爱军通报了2014年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002亿元,同比增长9.1%;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0.2亿元,增长12.1%,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
在建蓝色经济重点项目总投资达8000多亿元
全力推进蓝黄“两区”建设,加快构建“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发展格局,全市在建蓝色经济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8000多亿元。
东部海洋经济新区实现领先发展,110多个基础设施和公益类项目快速推进,海军军官大学初步确定落户,海洋经济发展中心全面完工,烟台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成为国内首家省级海洋产权交易平台。
海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10个过亿元产业项目启动建设,未来5年将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投入2000亿元以上。
西部增长极莱州已建和在建过亿元项目达到71个、总投资894亿元;南部增长极中的海阳亚沙新城和莱阳南海新区;北部增长极龙口人工岛群主体完工,招远滨海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过亿元项目30个、总投资270多亿元,蓬莱西海岸文化新区入驻项目16个、总投资近300亿元;海岛增长极的长岛连岛大桥建成通车、蓬长实现跨海供水,旅游门票收入首次突破亿元。
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幅度达49.8%
2014年,我市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幅度达到49.8%、行政权力事项压减48.7%,创新推出的“89000”民生服务中心和“三房合一、租补分离”的烟台改革模式等取得良好效果。
扎实推进6个县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了248个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扩面工作。全面落实“营改增”政策,为纳入试点的近2万户企业减负近10亿元。
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9万户、同比增长93.7%,增幅创历史纪录。龙大肉食、绿叶制药、杰瑞能服在境内外上市,同立高科、婴儿乐、天鸿模具等9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全市上市公司达到34家、居全省首位。
年内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青岛方向通车
去年年底,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济南方向通车,构建起胶东半岛1小时通勤圈、烟台济南3小时通勤圈,烟台正式迈入城铁时代。按照进度计划,2月底前即可开通烟台站方向,年内青岛方向通车。
潍莱高铁争取年内与济青高铁同步启动建设,建成后烟台至济南行程将缩短为2小时;龙烟铁路将于明年建成通车,烟台将再增一条北部铁路大通道。青岛到海阳城际铁路、环渤海高铁进入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省委、省政府正全力争取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烟台港西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投入使用、化肥出口量跃居全球首位,海阳港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我国首艘自主运营邮轮“中华泰山”启航运营,烟台至韩国平泽客滚航线开通,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烟台莱山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30.6万人次,增长18.4%,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已具备通航条件,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1000万人次。蓬莱至栖霞、文登至莱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全市高速公路里程居全省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