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
首页
烟台简介
烟台地点
烟台市场
烟台要闻
烟台发展
烟台天气
烟台旅游
烟台信息

山东省重新划分城镇规模青岛真的要变大青

“双核、四带、六区”,这是我省网络化城镇空间体系的新布局。记者昨日从省住建厅获悉,《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年)》(草案)开始向社会公示。规划提出,我省将探索具有山东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构建城乡协调、健康有序的城镇体系,形成区域和谐互动、城镇化健康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根据规划,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75%左右,济南、青岛两市城区人口将达万以上,进入特大城市序列。目标

建设沿海国家级城市群

规划提出,我省将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总体战略,将山东省建设成为沿海地区国家级城市群、“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中日韩协作先导区、现代海洋强省、中华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其中,在经济发展方面,发展方式向内涵式转变,创新成为主要动力,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现代海洋经济发展迅速,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立,产业集群成为主要载体,结构合理的大、中、小企业繁荣共促,服务业贡献率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在全国前列。社会进步方面,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城乡建设方面,城乡居民点布局合理,网络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密度较高、功能复合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城镇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水平显著增强,人居环境质量良好。资源环境方面,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明显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受保护面积占陆域面积比重达到15%,生态宜居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县等各种优秀称号的县市区占60%以上,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发展的生态山东、绿色山东、美丽山东新形象。

要求

走就地就近城镇化道路

根据规划,我省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坚持海陆统筹、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山东特色的就地就近城镇化道路。此次规划范围覆盖山东省行政辖区,陆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为-年,远期为-年。到年,山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5%左右,至年,山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基本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布局

两个核心带动全省发展

根据规划,到年,全省将建立“双核、四带、六区”网络化城镇空间体系布局。其中,济南、青岛为两个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全省城镇加快发展。壮大济青聊、沿海、京沪、鲁南四条城镇发展带,强化培育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青岛-潍坊、烟台-威海、济宁-枣庄-菏泽、东营-滨州、临沂-日照等六个城镇密集区。

在“四带”中,沿海城镇发展带由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沿海城镇组成,将成为联系东北和东部地区两大经济板块的重要通道,承载更多国家层面功能。而“六区”中的青岛-潍坊城镇密集区,则将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枢纽之一,中国海洋产业创新基地,沿海地区重要的巨型城市区,全省发展核心引擎。

△规划显示,到年,临沂、日照、德州等14市城区人口达到-万,成为II型大城市。

△到年,济南、青岛两市城区人口万以上,进入特大城市序列,临沂、烟台两市城区人口达到-万人,成为I型大城市。

架构

构建四级中心城市体系

山东省将构建四级中心城市体系,济南、青岛为区域中心城市,临沂与烟台、济宁同为地区中心城市。推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通过撤乡建镇和乡镇合并,将建制镇数量控制在个左右,使其成为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对个国家重点镇和省级示范镇进行重点培育,将其发展成为县域次中心。

青岛共有包括李哥庄、铺集、胶莱、龙泉、田横、蓝村、南村、新河、明村、姜山、南墅、店埠、王台、泊里在内的14个镇被列入全省国家重点镇和省级示范镇名录。

到年,济南、青岛城区人口达到万人以上;淄博、枣庄等14市城区人口达到-万。到年,济南、青岛两市城区人口万以上,进入特大城市序列,临沂、烟台两市城区人口达到-万人,成为I型大城市。淄博、枣庄、东营等12个城区人口-万。同时,山东省到年将建成个农村新型社区、0个中心村、0个特色村。

近期将开展“五大行动”

为推进规划的顺利实施,我省将加快编制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适时开展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青岛-潍坊、烟台-威海、东营-滨州、济宁-枣庄-菏泽、临沂-日照等城镇密集区一体化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镇、乡规划,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编制相应保护规划。

从具体操作层面,近期我省将组织开展“五大行动”,其中包括,城市群培育行动,推进城镇密集区规划编制、跨区域协调机制建设和行政区划调整;宜居城乡建设行动,加快推进住有所居,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快速交通网络完善行动,以“两网两通”建设为重点,完善全省综合交通网络;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搞好生态网络规划,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市政安全供给行动,开展地下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和综合防灾体系建设。

新闻延伸

“四纵三横”织综合交通网

规划提出,我省将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高等级公路为网络,以港口、机场、轨道站点和公路枢纽为节点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网骨架由“四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组成。其中“四纵”是青烟威日通道、京沪通道、京九通道、滨临通道;“三横”是济青通道、德龙烟威通道、菏兖日通道。

其中,在高速公路方面,完善“八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覆盖除长岛县以外的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重要机场和主要港口。在铁路网方面,重点建设青连铁路、大莱龙铁路、龙烟铁路等项目;规划构建南北通达、东西贯通的快速客运铁路网,到年,建成覆盖全省17市的快速铁路网;规划建设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城际铁路网,辐射至周边泰安、莱芜、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淄博等城市。在航空方面,构建“三干十三支”民用运输机场总体布局。建议近期迁建青岛、潍坊、济宁机场,建成日照、菏泽机场,改扩建济南、临沂、东营机场,远期建设泰安、枣庄、淄博、滨州、聊城、德州机场,适时迁建威海机场。在综合交通枢纽,青岛以建设国际、国内重点港口城市和东北亚航运中心为目标,发挥青岛港为龙头的港口群带动作用,形成服务全国、服务山东多式联运结合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白癜风的治愈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taishizx.com/ytdd/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