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历新路7号,三面环海,紧靠烟台港,山顶可看依海而建的城市风光,山、海、港、城完美融为一体。
明朝时,在这座山上建造烽火台以防御倭寇浪人的过海侵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人们把建有烽火台的这座山称为“烟台山”。
后来“烟台”就逐渐成了整个城市的名称,目前包含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蓬莱市、龙口市、招远市、莱州市、栖霞市、莱阳市、海阳市、长岛县,共四区七市一县,综合实力在山东省内排第三,仅次于青岛济南。
烟台山近代建筑群
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辟登州(今蓬莱)等10处为通商口岸。
年初,英国驻华公使派马礼逊到登州筹办领事馆和开埠事宜,但经过考察,马礼逊认为登州不适于开放,原因是港口水浅(指当时的登州水城),并且没有船舶避风场所,当时的对外贸易活动主要靠船舶,没有良港肯定不行。马礼逊等人东行到了现在的烟台市区位置,这里有优良的港湾,最终选中了这里取代登州。
同年5月,清廷批准将通商口岸由登州改为现在的烟台市区。
同年8月,东海关开关征税。
在此之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7个国家在烟台山及其周围建立了领事馆、洋行等办事机构,以及众多的别墅。20世纪初,代表民族工商业的建筑相继建立,烟台山及其周围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近代建筑群体,比较有代表性的:
美国领事馆旧址
现为烟台开埠陈列馆,围绕烟台开埠这一特定的历史事件,分四大部分8个展室,通过余件实物、图片等展品,生动地再现了烟台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是我们了解过去,以史为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历史教材。
东海关总监察长官邸旧址
现为冰心纪念馆,冰心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为中外文化交流、为妇女儿童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冰心年-年随父母住在烟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她称烟台是她灵魂上的故乡。
还有东海关副税务司官邸旧址(现为京剧艺术馆)
英国领事馆旧址
丹麦领事馆旧址
烟台山灯塔
烟台市的标志性建筑,集导航、旅游、海上交通指挥于一体,塔高49.5米,共12层,内设电梯可直通11层瞭望台。不过现在的是年重建的,原烟台山灯塔是由英国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年)建造的,由于年久失修,不能再继续延用,后被拆除。
烽火台
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年),当时倭寇是明朝政府最大的外患,为了抵御倭寇对中国沿海的侵扰,在沿海各地建了卫、所、营、寨四级防御体系,并修建了很多烽火台。
惹浪亭
顾名思义,就是招惹浪花之意,其建筑风格融会古今,精巧别致,远远望去,有时像游动于水中的画舫,有时像烟雾缥缈之中的空中仙阁。波平如镜时,可聆听大海细语,浪急波涌时,又可目睹惊涛拍岸,令人乐不知返。此处也是观海上日出的好去处。
此外,还有旗语杆,盟情崖桥,龙王庙,忠烈祠等景点可供驻足观赏。
小编觉得,烟台山景区是烟台市区最值得观赏的一个景点,来烟台必去。
海岱青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