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直辖,一座准二线城市的野心与尴尬
文章系青记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许可
直到现在,仍有很多青岛市民坚持认为青岛能直辖,“是不是刚开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定了?“”下个月青岛两会上就能宣布?”
相信持有这种想法的市民并不在少数,“对于升格直辖市一事,官方和民间往往都很赞成,因为这跟他们的利益相关。“
那么,青岛直辖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少呢?青记以这几十年唯一增设的直辖市重庆为例当时的一些数据做参考分析了影响青岛直辖的各项因素,得出的结论是,比做直辖这种白日梦相比,青岛更迫切要做的是踏踏实实在产业结构上下文章,如果再找不到新的发展路径和新增长点时,青岛将被重庆、长沙、武汉等依靠产业梯度转移的模式远远抛在身后。
此外,在克强经济学简政放权已经深入人心的当下,企图通过直辖来获取政策红利的捷径简直就是痴人妄想。
说青岛不想直辖似乎有些矫情,这座城市似乎一直有一颗毫不掩饰的直辖梦。
年3月,青岛发改委颁布的《年蓝色经济区工作思路》中提到,青岛市将在近十年内,争取划定海洋经济特别区,并在后期争取将青岛由目前的计划单列市提升为蓝色经济特别市,打造面向日韩的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
一位网友称,由目前的计划单列市提升为蓝色经济特别市的提法,是一赤裸裸的,几乎相当于”青岛要独立,青岛要直辖“的宣言书。
然而,青岛其实很克制。
年8月20日,国家行政学院“优化行政层级与行政区划研究”课题组在媒体刊文称,建议将青岛大连深圳升格为直辖市。
这一重大消息并没有出现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有消息称,青岛政府下了封口令。
但包括青岛在内的地方政府支持直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优化行政层级与行政区划研究”课题组成员安森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他曾多次到全国各地调研,其中包括青岛、大连、深圳、宁波、厦门等城市,在调研的过程中,他听取了当地官方、学界和民间多方的声音,自己还曾跟一些城市的副市长交流过。
“对于升格直辖市一事,官方和民间往往都很赞成,因为这跟他们的利益相关。而学界则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有支持,也有反对。”安森东说,“从整体来看,支持的声音占主流。”
什么样的城市直辖的可能性比较大呢?
第一财经日报曾以这几十年唯一增设的直辖市重庆为例分析。
首先,在直辖前,四川人口超一亿,是当时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土地面积超过56万平方公里,从行政管理角度上看,确实有拆分的必要。其次从重庆自身来讲,直辖前重庆就是与沈阳等城市并列的大城市,直辖前是中西部唯一一个不是省会的副省级城市。
再次,当时重庆与成都GDP相差不大,重庆直辖后还有成都支撑四川经济格局,重庆的高教、医疗资源不错,成都这方面的资源也不差。
此外,在地理区位上,老重庆偏居四川东南部,也便于区划的调整,直辖后可以带动川东南区域的发展;当时直辖市主要在华北和华东,中西部一个都没有;国家启动三峡建设,重庆承担上百万的移民重任。各方面因素综合考量,重庆直辖也就顺理成章。
以此标准参考,青岛也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年山东人口万人,直指一亿大关,仅次于广东省,这似乎跟当年重庆所在的四川很像。
其次,与重庆直辖后还有成都支撑四川经济格局一样,即使青岛直辖后,山东依然有烟台和济南支撑山东经济格局,这方面也有统计数据支撑。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年,山东省生产总值(GDP)达到.6亿,青岛市年GDP.1亿元,占山东的14.6%,与省内其他城市的差距并不大,比如烟台和济南GDP分别为.08亿和.60亿。
从纵向对比来看,与其他四个单列市相比,青岛GDP占全省的比重也不高,仅仅高于厦门市。大连GDP为亿,约占辽宁省28%;深圳GDP.98亿元,占广东省23.6%;宁波市(.5亿元,占浙江省18.9%);厦门市(.54亿元,占福建省13.6%)。
当然,青岛的短板似乎更为明显。
第一,直辖之前,重庆的GDP排名已经多年稳居北上广之后,排在第四位,这是青岛不能相比的。目前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青岛的经济体量并没有达到非常大的程度,年GDP排名全国第13位,年估计突破亿的目标实现起来有些难度。
第二,青岛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前面城市的排名有望被拉大。
今年8月,21世纪宏观研究院在对23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以及经济总量靠前的城市进行排名后分析认为,苏州、青岛、大连、无锡等地,在没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和新增长点时,经济逐步被重庆、长沙、武汉等依靠产业梯度转移的模式逐步抛在后头,将是难以扭转的趋势。
这并非危言耸听。这几年青岛一直喊着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青岛社科院一位专家还振振有词地表示,十三五规划一定要不断补齐影响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及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发展未来产业的短板。
但收效甚微。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陈晓文等人通过对青岛市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分析以及对各大类主要出口商品结构的剖析表明,青岛市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较大、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明显、受环境约束的产品出口比重较大、要素依赖型比较优势未改变。
一位熟悉青岛经济发展的知情人士表示,直辖市是好高骛远的想法,青岛应该做的是踏踏实实调整产业结构,如果再不调整,青岛的经济会很危险。
第三,尴尬的地理位置。在地理区位上,虽然与重庆一样,青岛同样偏居山东东侧,但其实并不利于区划调整,如果青岛直辖,烟台和威海和山东内地被青岛隔离开来,其发展势必受到影响,作为青岛直辖后的山东重要出海口,威海和烟台的重要位置不言而喻,山东不可能容忍任何对这两个城市发展不利的因素,这是山东不得不额外考虑的。
青记君的一位友人也分析,直辖一定有战略或者政治意义所在,一个城市不可能单纯因为经济发展好了就会直辖,别的不说直辖一定是让你扶贫拉动周边的,不可能让你富得流油,单纯直辖,然后会有改革实验的成分,从这个意义上深圳倒是有可能,上海也有这个角色在里面。或者是战略地位比如天津,青岛直辖会割接山东半岛,对半岛融合没啥好处。这个和最有希望直辖的深圳不能直辖一样,割接珠三角。长三角不同,本来就是好几个省,而且上海能发挥龙头作用。
据课题组成员安森东介绍,将青岛等城市升格为直辖市等建议,都会呈现在最终的研究报告中,而最终的研究报告将通过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的形式呈送到总理李克强手中。
“这个送阅件的范围,包括中办、国办、全国人大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和国务院主要部委。”安森动表示,“这些建议应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青记君觉得,李克强总理应该不会再对通过直辖来释放城市活力的传统行政手段感兴趣。
李克强上任伊始,主抓的就是简政放权,他一直强调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要通过市场调节来发展经济。
记得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各地都在积极申报自贸区试点,青记君在和一位颇有名气的经济学者聊天时,他非常不解地说,其实克强总理的本意并不是要各地上马自贸区,而是说将上海自贸区试点的成功经验在全国普通的县区都能推广铺开,很多政府靠上项目来通过政策上的优惠来谋利的思维方式该改改了。
如果自贸区的例子还稍显末生,那么国家级新区的演变就能很好说明这一点。
青记君曾奉命为西海岸新区的成立摇旗呐喊过,但当时的确也感觉新区不新了,后来曾建议一位媒体朋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