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
首页
烟台简介
烟台地点
烟台市场
烟台要闻
烟台发展
烟台天气
烟台旅游
烟台信息

从过去到未来,从青岛到世界来看新机场轻轨

白癜风专家程少为 http://pf.39.net/bdfyy/bdfhl/201215/8498648.html

 波澜壮阔的胶州湾畔,胶州这个具有年文明史的千年古埠,唐宋时期北方地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自古以来就是山东半岛联结海内外的重要交通咽喉。

  而今,伴随着4F级新机场情定胶州,围绕机场规划建设地铁、轨道交通零换乘立体交通网络,将实现胶州海陆空无缝连接,胶州不但作为交通咽喉的作用更加凸显,并进一步提升为内联全国、外接全球的世界级中转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之城崛起胶州,必将大大加快胶州融入世界的步伐。

  A众望所归

  咽喉重地获机场选址青睐

  胶州位于胶州湾底部,青岛市三城联动正“品”字型发展格局的核心位置,山东半岛联结内陆的咽喉重地。新机场落户胶州,得天时、应地利、聚人和,是众望所归。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民航强国战略的提出,我国民航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热潮。年开始,青岛开展新机场的研究。年,随着流亭机场航空运输量的日趋饱和,发展遇到瓶颈,青岛市将新机场建设纳入国家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

  在青岛建设新机场,必须考虑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空域条件,牵扯到山东半岛空域的重新规划,涉及多个机场建设布局的重大调整和青岛市整体发展框架的全新规划,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作为首当其冲的一环,合理的选址至关重要。年9月,青岛新机场选址报告正式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根据批复,备受社会   山东半岛的形状就像是从大陆凸进海洋的龙头,胶州则紧紧锁住山东半岛联结海内外的咽喉。环视胶州湾,拥湾发展的大青岛,主城区和黄岛区恰似张开的双翼,位于胶州湾底部的胶州是连接两翼的节点,处于青岛的核心位置。

  常识告诉我们,如果选一个汇合点,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四周向圆心汇聚。研究一下青岛的版图,不难发现,这个理想的圆心就是胶州。胶州境内拥有青银、青兰、沈海等多条高速公路,胶济、胶黄、胶新、胶济客运专线4条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胶州站。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公里,公路密度达到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5公里。以胶州为圆心,一条条高速公路、铁路恰似放射性纽带,东连青岛主城区、即墨市,南连黄岛区,北连平度市、莱西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胶州距离青岛主城区和黄岛区都在半小时车程以内,能够以最便捷的方式集疏两处的人流和物流。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缺乏纵深,唯有向西接入华东华北的广阔腹地,才能赢得最大的发展空间。现在,让我们跳出青岛,把目光扩大到整个山东半岛。处于半岛龙头位置的烟台、威海,处于龙腹位置的东营、潍坊、淄博、临沂、日照,便捷的交通网络都选择在咽喉位置的胶州汇聚。

  在国际、国内民航业蓬勃发展的大潮下,青岛市选择在胶州建设新机场,可以说是得天时、地利、人和,是众望之所归。根据国家民航局批复,青岛新机场选址位于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大沽河以西、胶州市东外环以东、胶济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之间,距青岛市中心直线距离约39公里,距潍坊、日照、临沂、东营、烟台、威海等半岛主要城市直线距离分别为95公里、公里、公里、公里、公里、公里。值得一提的是,选址周边已形成综合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明显,为场址提供了良好交通条件,利于打造陆空综合交通体系,这也是各级各部门决定在此建设新机场的重要原因。

  胶州,作为一个具有年文明史的千年古埠,因为新机场的落户,再一次为世人瞩目。

  B枢纽之城

  构筑“零换乘”便捷立体交通体系

  新机场高铁、地铁、城轨、公路综合交通体系将在机场交通中心实现“零换乘”,围绕机场胶州将最终形成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可以实现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的客货集疏目标。

  按照规划,青岛新机场将建设成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结合的“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力新引擎。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机场分为三级:一级为国际枢纽机场;二级为国家门户枢纽机场;三级为区域性枢纽机场。青岛新机场的定位是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和区域性枢纽机场,实际上是兼具国家门户机场与区域枢纽机场两项职能。如果对这两个概念给一个更清晰的界定,可以说区域性枢纽机场是针对于国内不同城市之间交流而言,门户机场则是针对于我国城市和周边的其他国家交流而言。

  在国家批复项目内容外,青岛市还配套规划了新机场综合交通体系,高铁、地铁、城轨、公路等各种交通方式将在机场交通中心实现“零换乘”,最终形成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可以实现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的客货集疏目标。

  据记者了解,目前铁路、城轨、公路3个方面的规划已初步形成。铁路方面,规划建设的济青高铁穿过机场并设机场站;新建自胶州北站经机场至红岛站的铁路交通走廊,连接正在建设的青连铁路、青荣城际铁路和已运营的胶济客专,形成新机场与周边城市快速连接的铁路网络。城轨方面,规划建设连接主城区的M8线、西海岸的R9线、蓝色硅谷的R7线均接入机场交通中心,形成新机场与市域快速连接的轨道网络。公路方面,改造升级青银高速、国道、正阳路、胶州湾高速,以及沈海高速、滨河路、双元路,规划建设机场西高速、机场高速,形成“四横五纵”的新机场公路集疏网络。

  铁路、城轨、公路三大交通网络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的区域交通体系,进一步巩固胶州市在山东半岛地区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地位,青岛新机场更进一步使胶州由单纯的区域性陆路交通枢纽变身为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

  波澜壮阔的胶州湾,正见证着胶州枢纽之城的悄然崛起。

  C国际门户

  通往大航空时代的世界之门

  因为新机场的迁建,青岛海港、陆港、空港三大枢纽门户,胶州很快坐拥其二,成为青岛市第四大发展平台和“三城联动”新引擎,拥湾发展的新都心,成为内联全国、外接全球的世界级中转枢纽和国际门户。

  青岛新机场落户,加上前期建成启用的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如此以来,山东半岛地区海港、陆港、空港三大交通枢纽除海港外,很快就全部位于胶州。可以预见,将来想要从陆路和空中进出大青岛,都必会先到胶州,若说青岛有三大门户,胶州则坐拥其二。胶州依托发达的地面交通网络和空中航线,必将成为内联全国、外接全球的世界级中转枢纽和国际门户,大大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

  在青岛市“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空间发展战略布局中,胶州也因为新机场的落地,成为青岛市继“一谷两区”之后的第四大发展平台和“三城联动”新引擎。新机场建成后,大青岛发展格局重新构筑,青岛整体规划为东岸老城区、西岸城区、北岸城区构成的“品”字结构。胶州位于正“品”字结构的上“口”处核心位置,处于“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的中间地带,距环湾发展带最近距离约10公里,是环湾区域中间带和核心圈层。新机场建成后,将在产业和城市建设等方面以胶州、红岛片区为中心,辐射带动以胶州、即墨、黄岛为内圈层,以莱西、平度、海阳、莱阳、高密、诸城等为外圈层的多圈层拥湾发展格局,真正有效拉开青岛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成为构筑大青岛发展格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点睛之笔。届时,胶州也必已整体纳入青岛主城区,真正成为青岛拥湾发展的新都心。

  纵观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机场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加速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进程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城市群发展较快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实践证明,大型枢纽机场对于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意义重大,构建区域级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区域内的大型区域枢纽机场必然是平台的中心。远期拥有4条跑道、旅客吞吐量可达万人次的青岛新机场,将使胶州由单纯的区域性陆路交通枢纽变身为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使大青岛都市区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交通网络和经济联系。这一跨越,将从根本上改变青岛居于陆路交通末端的处境,进而打破胶州湾南北缺少纵深经济腹地的局限,形成更强辐射带动力。山东半岛地区要实现蓝色经济产业升级,进一步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依托青岛新机场这一空港枢纽构筑区域发展平台将成为必然选择。

  青岛新机场立足于建设“内陆腹地-青岛-日韩”的控制通道,将打造成为面向日韩的国际客运门户和中转中心。建成后,不但将大幅增加赴日韩各地的客货航班,还将面向国际枢纽机场和我国中西部,积极发展客运中转航班和全货机航班,开辟青岛至欧洲、北美、大洋洲等国际航班,构建世界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这意味着,胶州依托便捷的国际航运通道,将在速度经济与流量经济方面与全球市场连通,实现同频共振。此外,青岛新机场将进一步增强山东半岛与日韩的联系,增进贸易往来,为争取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的先行试验区增加筹码。

  国家级关键交通节点,面向日韩地区门户机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枢纽,内联全国、外接全球的世界级中转枢纽和国际门户。不难预见,胶州的大航空时代正在到来,胶州乃至青岛通往大航空时代的世界之门正在徐徐开启。by金胶州

点击文章上面蓝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taishizx.com/ytyw/11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