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极一时的《京华时报》在京城狗带时,在烟台苦苦经营的媒体与媒体人,似乎预见了自己的未来。
作为一个曾经在烟台媒体圈浸淫多时的骚年,在“纸媒已死”呼声强烈的年代,烟台嫚儿也始终认为媒体不死,作为内容生产者的媒体人更会永远鲜活。然而,现在的我却越发认识到,也许当年的我错了。
在烟台,这样一个三线城市里,媒体之争似乎从来没有休止符。
年,当Q晚顶着唯一省级都市报和全省发行量最高报纸的“光环”空降烟台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便在暗中开打。
作为烟台地区发行量最高的晚报,Y晚自然成了与Q晚短兵相接的先头兵。狭路相逢勇者胜,什么叫“勇”,就是敢于粗暴,敢于拒绝。
Y晚的勇敢,就是倚仗自己全市第一的气力,跟合作伙伴谈条件。“当时,Y晚明确跟我们说,跟他们合作就不可以跟Q晚合作。”烟台一企业主表示,“实际上Q晚在烟台有一定的读者基础,但还比不上在本地已深耕多年的Y晚,两者相权,我们只能选择Y晚了。”
经营上的排他性导致二者“势不两立”,也逐渐蔓延到新闻采编领域。烟台嫚儿曾在一次烟台市经信委组织的博览会媒体桌上,亲眼见到Y晚和Q晚两路记者的势不两“坐”。
实际上,经营层面的竞争手段略低劣无可厚非(烟台百货零售行业的龙头,振华商厦就在银座、新世界百货和大悦城等扎堆烟台时,与自己的合作品牌签署过类似的暗中协议,这个烟台嫚儿以后再深扒),但在新闻采编领域,两家如此水火不容实在欠妥。记者,再怎么说也都受过高等教育,也都有点儿理想与坚守,却在一个饭桌上表现的如此小家子气,令人汗颜。
年中旬,正在Q晚与Y晚争得不可开交时,一份服务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报纸——蓝色快报在烟台创刊。
蓝快是一个全新的生命,记者除了几个主任领导外,大多是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他们富于理想、敢于拼搏,写的稿子新颖又有朝气,很快便在烟台俘获了一批拥趸,而且以消费力较高的年轻人为主。
蓝快与Q晚同属于一个报业集团,蓝快的闷声惊雷,给了Y晚所在的Y报集团一个措手不及。Y报很快意识到,蓝快的目标比Q晚更明确,必须全力应战。这已经不是一家报纸对付便可,于是举Y报集团之全力调转矛头,将Q晚暂且搁置一边,全力进攻蓝快。
打仗的方式有很多,Y晚碍于Q晚省媒的头衔,只能暗战,还不太敢动粗。但到了蓝快这里,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最为轰动的一次,是Y报与某文化执法队,直接冲进蓝快编辑部打砸采编设备与工作人员。根据Y报翌日的报道,是文化执法大队正常执法,理由是蓝快以文化传播公司的身份违规、异地办报;而蓝快翌日的报道,则是Y报伙同所谓的文化执法队,冲击机关,扰乱社会秩序,并故意伤人。
Y报有政府人员撑腰,蓝快则配有掷地有声的三问,一时间剑拨弩张,风声鹤唳,Y报与蓝快,彻底撕破了脸。
年的会场选在了烟台工人文化宫前,烟台嫚儿在现场看到了蓝快和Y报的展位。在买了一份蓝快后,Y报的工作人员马上上前,要拿Y报旗下一份晚报和一份晨报换走蓝快。烟台嫚儿不疑有他的问:拿两份换一份,你这不是赔了吗?Y报工作人员却只笑笑不说话。
(蓝色快报创刊号)
不久,年7月5日,一首舒婷的小诗《也许》刊载在蓝色快报头版,头版里面,夹着的是当天发行的Q晚。这昭示着,从这一天起,蓝色快报停刊了。蓝快的停刊,让许多人错愕,包括他们的年轻记者。
彼时,烟台嫚儿因工作原因,已与不少蓝快年轻的记者交上了朋友,在蓝快被要求停刊的消息在网络上发出时,烟台嫚儿于当晚问一年轻女记者:你们明天就停刊吗?
年轻女记者不知烟台嫚儿所云,惊问你听谁说的?!尔后,她赶紧致电了其他同事及部门领导,弱弱的在QQ另一端对烟台嫚儿说:哎……
哎……
这一声长叹,饱含了一个刚刚工作一年的年轻记者多少的无奈。
在采访市直部门被拒绝的时候,她没有叹息;在被要求分开坐的尴尬场合,她没有叹息;在被打被冲击的夜晚,她没有叹息……她总想着,年轻的媒体人在同样的年轻的媒体工作,被打击被误解被嘲讽终将变成未来骄傲的徽章,可是,她没有等到未来。
她只剩这一声长叹。
后来,这位女记者离开了令人伤心的烟台,去往南方发展,我的QQ也再未与她有过联系。对话框里,只剩下那一声:哎……
(蓝色快报停刊)
Y报似乎是赢了。
在这场攻坚战中,Y报打得相当漂亮。而Q晚也应该感谢蓝快,在Y报与蓝快鹬蚌相争的一年里,Q晚得以喘息并快速发展,年下半年至年上半年,是Q晚发展最快的两年。这两年,Q晚在烟台无论是新闻还是经营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上交总部的利润,也创了新高。
本来,Y报打赢了蓝快,应该将矛头再对准Q晚的。然而,年下半年开始,一场席卷全国的报业断崖式下滑很快给Y报和Q晚浇了一盆冷水。
“现在还争什么争啊,抱团取暖都来不及,哪还顾得上互相攻讦、消耗?”这是一名Y报记者年说过的话。彼时,烟台嫚儿与Y报旗下的三家报纸的记者和Q晚记者一同参与烟台海关的一个活动,历来与Q晚不睦的Y报三记者,破天荒的与Q晚记者话起了家常,并开始称兄道弟。
在年之前,恐怕这是任谁都想不到的情况。
这就如同前些日子热映的电影《爱宠大机密》一样,两只宠物狗互相在主人面前争宠,却在意外之下被“遗弃”,只好抱团取暖做兄弟。在纸媒沦为时代的弃儿之时,Q晚与Y报再没有理由打消耗战,在注定“双输”的背景下,他们开始更多的为纸媒整体发声。
Y报的两份都市报凭借烟台市亲儿子身份,正惨淡经营;而Q晚作为省媒派出机构,不再有市场的需求,已经在烟台越来越边缘化。记者在揭不开锅的时候,纷纷选择离开,而坚守在岗位上的记者,也只能确保烟台新闻只保留四个版。
竞争使市场活跃,但恶性竞争只会是市场破裂。
细数烟台市面上的正规媒体,除了Y报集团下属三报一端和Q晚,还有中国网、大众网、中国山东网、鲁网、齐鲁网、中国烟台电视台、广播电台、胶东在线。
相比于纸媒,网媒成本低、时效快,适合浅阅读为主的普通受众。在烟台网媒大军中,大众网进入烟台市场较早,也避开了与Y报集团的正面竞争,在纸媒纷纷倒下时,大众网填补了烟台资本媒介投放的空窗期,仿佛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网媒都发展耀眼,齐鲁网就在此前不久,因经营不善而裁撤,只剩一名站长,几乎停止运转。其他的,比如中国网、中国山东网、鲁网等等,人员更迭严重,互相转换,经营压力同样山大。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媒体日渐式微的当下,想要自保,何其艰难啊!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包括大众网在内的网媒,好过的日子又能坚持到何年何月呢?
也许十年二十年,也或许就在明年。
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烟台嫚儿也在本文开头说,在烟台“媒体之争似乎从来没有休止符”。
然而,在时代的时代的寒冬里,烟台的媒体之争似乎可以结束了。
皇太极没有想到,在他觊觎汉人江山多日时,朱明会先一步灭亡在同为汉人的李自成手里;特蕾莎梅没想到,在她全力冲击英国第二任女首相时,她的竞争对手利德索姆会因言论失当而主动退选;苹果没有想到,在自己推出iphone7后,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会自爆了;恐怕Y报也没有想到,赢了蓝快,还没来得及去赢Q晚时,Q晚自己已经不行了,而Y报同样自身难保了。
未来的际遇如何,不知道各路网媒,此刻有没有想到……
预防脑出血11条三字经透明质酸是天然的保湿润滑剂透明质酸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