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22日讯17日上午,山东长城网信产品下线仪式在烟台高新区举行,长城电脑在山东的首条计算机国产化整机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式投产、产品正式下线,实现“烟台造”。这标志着基于飞腾CPU的自主安全计算机智能制造生产线,具备了实现30万台/年以上的生产规模。“我们首台下线的产品型号为台式机世恒DF,该产品集成6大安全智慧功能,包括飞腾、麒麟、指静脉识别、生物认证、多重认证、文件上锁,是业内首款追求极致安全的指静脉识别电脑。”山东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龙介绍。中国长城是网信产业的国家队、主力军、排头兵,经过三十余年的投入和积累,掌握了众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芯-端-云”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中国长城国产化自主安全计算机在烟台高新区整机下线中国长城(山东)自主创新基地由中国长城科技集团投资兴建,于今年1月15日落户烟台高新区,自3月16日开工建设以来,项目方克服疫情防控和时间紧、任务重等不利因素,短时间内高标准地完成项目建设,顺利实现首台国产化计算机整机下线。项目分为三期建设,未来将在烟台实现“一个区域总部”+“一个研发生产基地”+“一个省级适配中心”的建设格局。全部投产后,年产规模将达到万台,实现产值60亿元,带动一批配套产业落户烟台,全面提升数字时代下
烟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带动
烟台信息产业的新一轮崛起。“新一代信息技术是烟台高新区重点培育发展的三个特色主导产业之一,中国长城(山东)自主创新基地既是山东总部,又是高新区首个高端制造业整机产业项目。我们将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组建服务专班和产业链招商专班,制定出台专门的产业链配套政策,大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应用服务项目,助力中国长城承接重点行业国产化迭代升级示范工程,为烟台打造信创工程示范城市作出贡献。”烟台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刘森表示。从车库里走出来的视觉检测“大咖”从最初只有四五人到建立起四十多人的研发团队,从车库里创业到拥有自己的设备车间,短短五年多时间里,高新区企业——山东创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依靠自主知识产权替代进口的创新发展之路。年,创典团队在波澜壮阔的“双创”背景下来到烟台蓝色智谷创业。团队对创业领域很明确:做工业视觉,服务实业发展。几经探索之后,团队锁定了细分市场——医药细分领域的视觉检测。“计算机视觉领域延伸出来工业视觉技术是工业智能化的底层技术,当时国内起步较晚,基本上99%以上的底层核心技术被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垄断。”作为公司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从中科院计算所离职出来创业的刘初阳敏锐地意识到,与其在技术上受制于人,不如走自己的自主研发道路。年底,一次机缘巧合,创典团队结识了海外归国视觉领域专家周文举教授,双方一拍即合。周文举教授把二十多年来所研究的核心底层算法引擎成果全部带过来,加入创业团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年年底产品开始推向市场。“当时经费不多,我们就租了蓝海国际软件园A座的两个车库,在车库里没日没夜地搞设备调试、检测,最紧张的时候,连续二十多天无休,晚上最多睡三四个小时。”刘初阳回忆道。年,山东创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新区成立,曾经的创业梦想终于落地开花。作为从高新区孵化“毕业”的企业,创典积累了对高新区深厚的感情。“高新区管委在发展资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企业得以快速成长。”刘初阳动情地说。公司专业从事图形图像、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研发与应用,目前重点围绕医药大健康领域研发智能视觉检测产品和相关解决方案,产品涉及医药包材、医疗器械、医药生产三大板块,在底层算法引擎、整机设计、通信控制等环节都实现了%完全自主的设计,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十多个省,包括齐鲁制药、正川股份、威高集团等近百家知名厂家,出口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刘初阳说,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扩编人员,扩大场地提升产能,着力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基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技术、5G等新兴技术为底层,视觉自动检测机等软硬融合产品为依托的医药大健康领域的专业智能视觉生态平台。高新区:蓝色智谷激荡创新旋律盛夏时节,行走在烟台高新区,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热情。今年6月1日,李克强总理亲临烟台高新区蓝色智谷考察调研,热情点赞这里的“双创”环境,总理临行前说:“烟台蓝色智谷,不仅是智谷,也是创造的高地!”如今的蓝色智谷,已然超出单栋楼体的概念,成为高新区澎湃创新活力的代名词。“以蓝色智谷为圆点,我们将发挥电子信息、软件开发、智能制造、互联网+等优势业态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将蓝色智谷打造成引领烟台乃至山东半岛智慧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示范园区、创造高地。”烟台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刘森表示。蓝色智谷成就创业“梦工厂”在烟台蓝色智谷,时刻都有活力与巧思绽放。成立五年多,这个以“创业+投资”为主题、以“众创空间+配套孵化”为特色,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直通式创新创业平台的孵化载体,已注册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入驻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青年才俊们实现创业梦想的“造梦工厂”。“企业成立初期资金紧缺,在园区协助下,我们成功对接中盛佳和投资公司,完成Pre-A轮融资,企业业务迅速拓展。”微程之家互联网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强介绍,公司倾力打造的微程之家旅游生态圈,是集营销平台、云仓平台、管理平台于一体的智慧云端生态体系,目前已经与0多家企业共建旅游新营销生态,获得18项旅游著作权,在旅游小程序生态服务商中排名第一。微程之家的快速成长,是园区精准孵化助力企业“蝶变”的生动写照。“我们为在孵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政策对接、投融资、技术转移、财税、创业导师、市场推广、创客活动等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搭建创新孵化平台,打造专业载体。”烟台高新科创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泽介绍,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领域,蓝色智谷年内至少引进40个新的创业项目、创业团队,进一步活跃双创氛围。放眼整个蓝色智谷创新转化基地,一批产学研融合示范园区和高端载体正在加速落地。在蓝色智谷东侧13号楼,装修一新的西电烟台科技园即将投入使用。“科技园拟定入驻11家企业,集中在通信、微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烟台西电科大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勇健介绍:“其中很大的一个功能便是成果转化,我们将定期举办成果对接活动,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优势资源和成果转化中心嫁接到烟台来。”西电烟台科技园占地面积亩,总投资20亿元,是烟台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产业集团共建的新型科技园区。园区以智能智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系统集成等为主导产业,集聚创新创业资源,搭建从创新源头到创业环节到产业化终端的承载平台,致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综合体。将目光投向蓝色智谷园区北侧,烟台北斗数字信息产业园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带来“北斗+”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烟台北斗数字信息产业园副总经理周星羽介绍,产业园已注册企业48家,汇聚了一批北斗导航技术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产业园将依托上海西虹桥北斗基地与上海市北斗导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积极导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北斗西虹桥基地的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着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培育工作,为烟台北斗产业发展蓄势赋能,打造“北斗+生态圈”。“高新设计”闪耀工业设计大赛18日,烟台市第二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设计小镇举行,高新区工业设计成果闪耀亮相——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C飞机发动机吊挂应急断离装置斩获金奖,由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推出的莫厕—5G智享公厕系统、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推出的深远海智能坐底式网箱“长鲸一号”斩获银奖。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三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上,由中集完全自主研发的高端半潜式生活平台OOSTiradentes获得银奖。根植高新区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在自主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获奖作品——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高端半潜式生活平台OOSTiradentes展示模型“近年来我们承接了多项高新区科技创新计划,高新区管委及科技主管部门在政策、科技创新、人才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我们的海工研发设计服务平台、海工云平台建设项目增添动力。”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体设计室经理张健效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taishizx.com/ytyw/15608.html